您好!欢迎您的光临。现在是:
您目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最新推荐 > 正文

神话历史论文目录

更新时间:2015-07-02 11:22:40点击次数:

2015年:
1.紫禁城与中国文化核心价值 中国艺术报 2015-04-13
2.玉璧的神话学与符号编码研究 民族文艺 2015-03-15
3.白玉崇拜及其神话历史初探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3-10
4.从玉教神话看“天人合一”——中国思想的大传统原型 民族艺术 2015-01-15


2014年:
1.玉教神话与华夏核心价值——从玉器时代大传统到青铜时代小传统 社会科学家 2014-12-05
2.玉石神话背后有一种“玉教”吗?——华夏文明的信仰之根的讨论 百色学院学报 2014-11-28
3.《山海经》与白玉崇拜的起源——黄帝食玉与西王母献白环神话发微 民族艺术 2014-11-15
4.《天问》“虬龙负熊”神话解——四重证据法应用示例 北方论丛 2014-11-15
5.东亚玉文化的发生与玉器时代分期 河南社会科学 2014-10-08
6.游动的玉门关——从兔葫芦沙丘眺望马鬃山 丝绸之路 2014-10-01
7.三叹熊图腾 丝绸之路 2014-10-01
8.神话观念决定论刍议 百色学院学报 2014-09-28
9.论四重证据法的证据间性——以西汉窦氏墓玉组佩神话图像解读为例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9-15
10.特洛伊的黄金与石峁的玉器——《伊利亚特》和《穆天子传》的历史信息 中国比较文学 2014-07-20
11.从玉教神话到金属神话——华夏核心价值的大小传统源流 2014-07-15
12.以物的叙事重建失落的历史世界 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4-07-04
13.玉石之路与华夏认同 中外文化与文论 2014-06-30
14.“玉帛为二精”神话考论 民族艺术 2014-05-15
15.玉兔神话的原型解读——文化符号学的N级编码视角 民族艺术 2014-03-15
16.八面雅典娜:希腊神话的多元文化编码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1-28
17.为什么说“玉文化先统一中国”——从大传统看华夏文明发生 百色学院学报 2014-01-28
18.竹节与花瓣形玉柄形器的神话学研究——祖灵与玉石的植物花表现 民族艺术 2014-01-15


2013年:
1.“神话历史”:当代人文学科的人类学转向 社会科学家 2013-12-25
2.新世纪神话观的变革与神话研究新趋势——中国神话学会前沿对话 百色学院学报 2013-11-28
3.乞桥•乞巧•鹊桥:从文化编码看七夕神话的天桥仪式原型 民族艺术 2013-11-15
4.大传统:神话学与艺术史的人类学转向 文化学刊 2013-11-15
5.从石峁到喇家——史前西部玉器新发现的文化史意义 丝绸之路 2013-10-01
6.中日玉石神话比较研究——以“记纪”为中心 民族艺术 2013-09-15
7.怎样从大传统重解小传统——玉石之路、祖灵牌位和车马升天意象 思想战线 2013-09-15
8.玉石神话信仰与文明起源——审美发生研究的形而下视角 文贝: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 2014-08-31
9.从石峁建筑用玉新发现看夏代的瑶台玉门神话——大传统新知识重解小传统 百色学院学报 2013-07-28
10.丝绸之路还是玉石之路——河西走廊与华夏文明传统的重构 探索与争鸣 2013-07-15
11.玉礼器作为祖灵象征——张开炎《世界祖宗型神话——中国上古创世神话源流与叙事类型研究》序 百色学院学报 2013-05-28
12.又见“熊图腾”——汉代熊形陶灯的宇宙论蕴含 丝绸之路 2013-06-01
13.玉人像、玉柄形器与祖灵牌位——华夏祖神偶像源流的大传统新认识 民族艺术 2013-05-15
14.金镶玉的华夏起源 监察风云 2013-04-01
15.玉石神话与中华认同的形成——文化大传统视角的探索发现 文学评论 2013-03-15
16.《亚鲁王•砍马经》与马祭仪式的比较神话学研究 民族艺术 2013-03-15
17.蛇的神话与符号编码 中国艺术报 2013-02-04


2012年:
1.红山文化玉蛇耳坠与《山海经》珥蛇神话——四重证据求证天人合一神话“大2.传统”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12-10
3.“天熊”溯源:双熊首三孔器的神话学解读 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2-09-14
4.中国玉器起源的神话学分析——以兴隆洼文化玉玦为例 民族艺术 2012-07-15
5.我的“石头”记 民族艺术 2012-07-15
6.神话学超越文字限制的跨学科范式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7-15
7.黄帝名号的神话历史编码——四重证据法再释“轩辕”与“有熊” 百色学院学报 2012-05-28
8.二龙戏珠原型小考——兼及龙神话发生及功能演变 民族艺术 2012-04-15
9.神话学:从文字文本到文化文本的跨越 百色学院学报 2012-03-28
10.从文学中探寻历史信息——《山海经》与失落的文化大传统 文艺理论研究 2012-03-25
11.台湾矮黑人祭——探寻海岛神话历史的开端 民族文学研究 2012-02-15
12.珥蛇与珥玉:玉耳饰起源的神话背景——四重证据法的玉文化发生研究 百色学院学报 2012-01-28
13.班瑞:尧舜时代的神话历史 民族艺术 2012-01-15
14.中华文明探源的神话学研究——叶舒宪教授访谈录 民族艺术 2012-01-15


2011年:
1.玉石神话信仰:文明探源新视野——叶舒宪先生访谈录 社会科学家 2011-11-25
2.西王母神话:女神文明的中国遗产 百色学院学报 2011-10-28
3.神话的史前史(公元前20000~4000年) 百色学院学报 2011-10-28
4.三星堆与西南玉石之路——夏桀伐岷山与巴蜀神话历史 民族艺术 2011-10-15
5.儒家神话论 社会科学战线 2011-09-01
6.《宝岛诸神——台湾的神话历史古层》导言 百色学院学报 2011-08-28
7.伊甸园生命树、印度如意树与“琉璃”原型通考——苏美尔青金石神话的文明起源意义 民族艺术 2011-08-15
8.苏美尔青金石神话研究——文明探源的神话学视野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07-20
9.儒家神话的再认识 百色学院学报 2011-06-28
10.玉石神话信仰与文明起源——审美发生研究的形而下视角 中英审美现代性的差异:首届“中英马克思主义美学双边论坛”论文集 2011-04-24
11.女娲补天和玉石为天的神话观 民族艺术 2011-03-15


2010年:
1.西周神话“凤鸣岐山”及其图像叙事 民族艺术 2012-12-15
2.熊图腾与东北亚史前神话 北方论坛 2010-11-15
3.四重证据的立体释古方法——《熊图腾》与文化寻根 华夏文化论坛 2010-09-30
4.玉教与儒家思想的神话根源——探寻中国文明发生期的“国教” 民族艺术 2010-09-15
5.神话作为中国文化的原型编码 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0-08-12
6.新神话主义与文化寻根 人民政协报 2010-07-12
7.虎食人卣与妇好圈足觥的图像叙事——殷周青铜器的神话学解读 民族艺术 2010-06-15
8.中国圣人神话原型新考——兼论作为国教的玉宗教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0-05-26
9.《山海经》与神话地理 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0-03-30
10.鹰熊、鸮熊与天熊——鸟兽合体神话意象及其史前起源 民族艺术 2010-03-15


2009年:
1.红山文化“勾云形玉器”为“鸮形玉牌”说——玄鸟原型的图像学探源续篇 民族艺术 2009-12-15
2.迎接神话学的范式变革 民族艺术 2009-09-15
3.玄鸟原型的图像学探源——六论“四重证据法”的知识考古范式 民族艺术 2009-09-15
4.神圣言说(续篇)——从汉语文学发生看“神话历史”百色学院学报 2009-08-28
5.玉的叙事 夏代神话历史的人类学解读 中国社会科学报 2009-07-01
6.神圣言说——从汉语文学发生看“神话历史”百色学院学报 2009-06-28
7.中华文明探源的比较神话学视角 江西社会科学 2009-06-25
8.物的叙事:史前陶靴的比较神话学解读 民族艺术 2009-06-15
9.仪式叙事与历史书写——代序《(仪礼)文化记忆与仪式叙事》 百色学院学报 2009-04-28
10.《容成氏》夏禹建鼓神话通释——五论“四重证据法”的知识考古范式 民族艺术 2009-03-15
11.中国的神话历史——从“中国神话”到“神话中国” 百色学院学报 2009-02-28


2008年:
1.二里头铜牌饰与夏代神话研究——再论“第四重证据” 民族艺术 2008-12-15
2.叙事的神圣发生:为神话正名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10-15
3.牛头西王母形象解说 民族艺术 2008-09-15
4.“轩辕”和“有熊”——兼论人类学的中国话语及四重证据阐释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9-15
5.食玉信仰与西部神话的建构 寻根 2008-08-10
6.“西游”的文化范式及其转换——从《穆天子传》到《西游记》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7-05
7.蛙人:再生母神的象征——青海柳湾“阴阳人”彩陶壶解读 民族艺术 2008-06-15
8.大禹的熊旗解谜 民族艺术 2008-03-15
9.蛙神八千年 寻根 2008-02-10
10.熊图腾:从神话到小说 文化学刊 2008-01-15


2007年:
1.人类学的中国话语的一个案例——黄帝有熊氏的四重证据立体阐释 人类学的中国话语——人类学高级论坛2007卷 2007-10-26
2.再论新神话主义——兼评中国重述神话的学术缺失倾向 中国比较文学 2007-10-20
3.冬眠之熊与鲧、禹、启神话通解——从熊穴启闭获得的启发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8-15
4.《春秋》与“中国”想象 神话与历史 博览群书 2007-08-15
5.图腾批评的是与非 文化学刊 2007-07-15
6.秦文化源流新探——熊图腾与中原通古斯人假说 学术月刊 2007-06-20
7.朝圣牛河梁 恍悟熊图腾 博览群书 2007-05-15
8.女神文明:前父权制欧洲的宗教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3-30
9.后现代的神话观——兼评《神话简史》 中国比较文学 2007-01-20


2006年:
1.熊与龙——熊图腾神话源流考 博览群书 2006-10-30
2.红山文化鸮神崇拜与龙凤起源——兼评庞进《凤图腾》 文化学刊 2006-09-15
3.第四重证据:比较图像学的视觉说服力——以猫头鹰象征的跨文化解读为例 文学评论 2006-09-15
4.狼图腾,还是熊图腾——关于中华祖先图腾的辨析与反思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8-15
5.经典的误读与知识考古——以《诗经•鸱鸮》为例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7-05
6.“猪龙”与“熊龙”——“中国维纳斯”与龙之原型的艺术人类学通观 文艺研究 2006-04-10
7.孔子《论语》与口传文化传统 兰州大学学报 2006-03-28
8.对想象力和理性的考验——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座谈《山海经》研究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3-25
9.“学而时习之”新释——《论语》口传语境的知识考古学发掘 文艺争鸣 2006-03-23
10.《礼记.月令》的比较神话学解读——以仲春物候为例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3-05
11.神话如何重述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2-15


2005年:
1.中国神话的特性之新诠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05-09-15
2.傩、萨满、瑜伽——神话复兴视野上的通观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08-20
3.造人神话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6-25
4.神话的超前智慧 民间文化论坛 2005-04-20
5.略论当代“女神文明”的复兴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05-02-28
6.中国神话学百年回眸 学术交流 2005-01-25


2004年:
1.“女神文明”的复兴 社会观察 2004-10-15
2003年:
1.司南:《山海经》方位与占卜咒术传统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0-01
2002年:
1.神话的意蕴与神话学的方法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03-25
2001年:
1.《埃达》与北欧神话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1-04-02
2.发现女性上帝——20世纪女性主义神话学 民间文化 2001-01-01
2000年:
1.吉田敦彦与日本比较神话学 民俗研究 2000-06-30-

(编辑:admin)
0

CopyRight@2015 版权所有:陕西师范大学文学人类学研究中心 电话:029-85310054 传真:029-85303582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西长安街620号 邮编:71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