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的光临。现在是:
您目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人类学研究中心

人类学的发展,它所提供的民族志材料和视野,极大地影响到了其它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方法和思路,并成为整个社会思想界对人类文明与行为反思的主要阵地之一。同时,人类学本身也在从其它领域获取灵感与资源,促进自我的反思,不断突破相对狭隘的学科边界意识。这就是在人类学界对于科学民族志书写、表述危机的反思,从而生发出文化批评的意义所在。

 

     当今学人如何对中国的文学人类学在人类学转型的基础上,从中国实际出发,立足于跨文化、跨学科的视阈,从族群、民俗、神话等多重角度拓展文学研究的空间,深入阐释和反思本土文学与文化现象,其学术成就和实践不但为文学研究开辟了新的生长点,而且也为文学、文化人类学、民族学、宗教学等多方面的学科搭建起一个新的平台。

 

     中国文学人类学学者提出应更加重视活态文学、多元族群互动文学和口传文学,充分发挥其融合故事、讲唱、表演、信仰、仪式、道具、图像、医疗、出神、狂欢、礼俗等的文化整合功能,逐步完成从仅仅局限于文学性和文学内部研究的范式,走向文学的文化语境还原性研究范式,重建文学人类学的本土文学观。这种文学观的更新,将大大扩展我们对本土遗产的多样性、丰富性和独特性的认识。中国文化内部本来就具有多样性和多源性的构成特征,中原汉民族的建构过程离不开周边少数民族的文化迁移、传播与融合运动。文学人类学力求突破划分多数和少数、主流和支流、正统和附属、主导和补充的二元对立窠臼,提出重建文学人类学意义上的大文学观,倡导从族群关系的互动及其相互作用的建构过程入手,在中原王朝叙事的历史观之外,寻找重新进入历史和文学史的新途径和新材料。

 

     重申多学科交叉和融通。经过近30年的探索实践,文学人类学逐渐形成一门新兴交叉学科,继2010年叶舒宪教授获得重大招标项目立项《中国文学人类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之后,2011年徐新建和彭兆荣两位教授分别获得《中国多民族文学的共同发展研究》、《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探索研究》重大招标项目。这也是文学人类学15年来前期耕耘与建设的标志性成果。

 

     文学人类学要借助“人类学转向”的学理来突破百年来的学科本位主义限制,重建适合国情的文学观,结合本土经验来认识文学的发生和功能。作为研究理念与方法,中国文学人类学强调三个“互动”:多元一统的国族内部的族群互动、学院性学术生产与社会文化反思的互动、田野调查与理论创新的互动。以文化多样性原则为指导,牵引纸面上的文学研究回归“田野”现场的社会实践活动,重新认识中国文学和中国文化内部的丰富性与复杂构成。      

 

二、文学人类学研究中心成立的客观条件

在陕西师范大学成立文学人类学研究中心是历史的选择。陕西师范大学是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的发祥地。叶舒宪先生曾任教我校,作为当代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的领军人物,与我校联系甚密,每年多次莅临进行有关文学人类学的指导与讲座,扩展了硕士及博士研究生的学术视野,激发并培养了一定规模的科研人才。

早在1987,叶舒宪教授率先编选出版了文学人类学的相关理论译著《神话——原型批评》,并由此迈开了中国文学人类学中神话原型批评的研究步伐。后又有继徐育新先生之后第二版弗雷泽《金枝》(2010)的中文版译著面试,推动了文学人类学在国内文学研究的发展壮大。经过同道们的多年努力,在国内形成为“文学人类学”一派。其主要学术成果体现在叶舒宪教授主持的两套丛书中:一套是“中国文化的人类学破译系列”(湖北人民出版社1991-2003年出版),已出版8种。这套书以锐意创新的角度重新解说中国上古最重要的典籍,凸显文化人类学视野对于文本研究的透视效力,在学界引起强烈的反响,引用率相当可观,还引发了一些学术讨论和争鸣。另一套是“文学人类学论丛”(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2003年出版),已出版7种。这套丛书开拓了性别学、比较神话学、精神生态与心理医学等多种维度的文学研究,体现了文化视野的对原有学科知识的整合效果。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国文学人类学学科建设和学术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此基础上,我院畅广元教授、李西建教授创造性的拓展了文学人类学视野,开展了文学文化学的积极探索,其研究在学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目前,重庆、上海、兰州、淮北、恩施等地高校组建一批文学人类学实体机构,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大发展态势。我校作为文学人类学的发祥地,又踞西北,有着深厚的民族民间文学传统和神话传统,而我校文学院的古代文学研究有着重要的学科积累,中国古代文学、比较文学及少数民族文学,民间文学及民俗学的研究上有相当的师资力量。作为西北地区重要的一所教育部直属重点级院校,在文学人类学研究方面立足于本校的先天优势,有效发掘并利用西部地区特有的文化资源,期待到达文学研究中新的至高点。

三、文学人类学研究中心成立的意义

文学人类学研究是中国传统研究范式的当代知识创新。文学人类学在国内成为文学发展新的趋势,既顺应了国际学术研究的新潮流,也继承了现代以来国内文学研究的传统。对于寄宿在西方主流话语中的西方中心主义,在文化交流中形成的“学术逆差”,比较文学研究领域早有中西合璧的呼声,却迟迟难有有效的权威研究范式出现。而文学人类学对于中国传统元典式文学的重释、对民族志的收集与整理,均对于中国传统文学的现代转型有积极效应。

同时文学人类学研究中所倡导的打破学科之间壁垒的研究观念,对于国内现有的学科体系必然会带来深远的影响。日益精密的学科分类带来的是思维上的单向度思考,学科本位观念引出的学科自闭,皆使文学研究陷入困境。文学人类学以跨文明的视野,实现了人类学与文学研究之间的融通和互动。其研究角度包括: 用文学研究的方法来研究人类学的民族志写作,以及用人类学的方法来研究文学作品。其具体的研究实践及成果有: 口头文学的研究( 朝戈金、徐新建等) 、重释中国古代经典以及“四重证据法”的运用( 叶舒宪) 、表述问题( 徐新建) 、仪式理论解读作品( 彭兆荣) 等理论方法的总结和运用。

传统的文学研究重于书面文学,而对于流传在民间的口头叙事却基本避而不谈。然而纵观人类的近万年的文化史,有文字记载的只是极少部分。因此文学人类学中对于活态文学的研究将补充了传统文学研究中空白。以民族本位思想为主导的文学研究,历来只重视中原文学,而对于同样在对民族文化形成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少数民族文学则始终置于边缘地位。文学人类学中对于多民族文学之间的交互研究、民族志的整理与发掘亦弥补了传统文学研究的不足。另外,神话往往蕴含着一个民族文学创作的原型符码,因此对于神话的整理与重释,对于完整中国文化的面貌、实现传统文学的现代转型都有着重要作用。

首先,它倡导的是一种多元对话的平等文学—文化观,推动“文学”从固态文学到活态文学、书写文学到口传文学、单一的汉字文学到多元族群互动的文学,其目的是探究文学文本之外的更大的文化背景,恢复并促进文化的多元发展。其次,开始了新一轮的知识启蒙,即以对历史的另一种可能性的发掘,以人类学研究对象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来补充、拓展现有文学—文化知识谱系的空白,达到了纠正主流话语的偏见的作用。总体说来,文学人类学研究主要从文学观念更新、知识伦理和新方法论建立这三个角度,为人文学科作出贡献。

文学人类学体现着一种后殖民时代的文学观和文学研究。理论上,它强烈的体现出了对从结构主义到解构主义,以及人类学及文化研究诸学人的借鉴与集成。但是文学人类学又不是简单的解构,而是在解构现有的文学理论秩序的同时更建立一种更加综合的宏观意义上的文学观。文学不再只是一种语言符号的集合,只有小说、诗歌、戏剧和散文,还包括没有被文字记录而散落在民间的口头和行为叙事;文学不只是少数精英的创造,还是大多数平民百姓可以参与的活动,等等。文学在文学人类学这里重新以活态的形式出现。

文学人类学不仅仅是“知识考古学”里启蒙性质的知识梳理,而是旨在通过在对诸多边缘文化,边缘民族文化的发掘和透析中消除主流意识形态的霸权话语独唱局面。从殖民主义走向后殖民主义,人类的视角从“西方中心论”变成了多元文化。只有多声部的文化各自唱出自己的音调,在相互审视与自视中平等地对话,才能超越了简单的知识普及与整理,使文学人类学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对作为“人学”的文学人类学研究,其带来的生态意义也是巨大的。“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纵观历史,人类的文化正是在不断的交互作用中才实现的进步与突破。佛教的西来带来的是本土化道教的产生,而西方近代科技和思想的东传更是促进了中国文化漫长的现代化历程。唯我独尊的文化自语势必带来文化的保守与停滞,因此文学人类学对于历经五千年而不衰的中国文化的可持续性智慧表现出极大的关注。

最后,寄宿在西方主流话语之中的西方中心主义,在文化交流中形成的“学术逆差”,是国内人文社会科学界焦灼的集体无意识。文学人类学研究的出现,对国内现有的学科体系必然带来某种冲击。理论上的中西合璧的呼声已久,却迟迟难有权威的范式出现。不是以一种话语单向阐释另一种话语,就是在双向并举的过程中互相被扭曲的改造。因此,要缓解西方话语学术逆差带来的焦虑,就中国文学人类学现有的实践来看,就是要“通过西方的诠释学理论让中国文化传统进入现代,从而质疑西方话语的中心地位”。

四、文学人类学研究中心的规划

(1)聘请文学人类学与比较文学领域的专家学者担任究中心的特邀顾问或研究人员,定期开展相关学术交流,向研究生做学术报告,在研究方向和培养研究生方面相互支持。

(2)建立文学人类学与比较文学网站,发布中心消息、动态、学术成果。

(3)以中心为平台,以本次研讨会的经验和成果为基础,定期进行选题策划和论证,成功举办高水平的前沿问题学术研讨会。

(4)依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陕西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会、中国社会科学院比较文学研究中心,整合校内外研究力量,争取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5)成立陕西省文学人类学学会。

(6)举办中国文学人类学学术年会。

 

五、主要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和创新团队:

文学人类学理论研究  权雅宁、赵周宽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  李永平、苏永前

文学人类学与比较文学 李永平 李利敏 刘建树

文学人类学与比较神话 吕亚虎

比较神话学研究  王倩 张文安

文学人类学与民间宗教学 侯亚伟

陕西师范大学

文学人类学研究中心

特邀顾问:车文明、傅功振、李西建、王锦强、王勇超、徐杰舜、赵宇共

名誉主任: 叶舒宪

主任:李永平

副主任:樊列武、权雅宁、张宝宁

主要研究成员:

 

车文明、段宗社、高明、郭明君、郭雪妮、侯亚伟、李永平、刘银昌、吕亚虎、裴亚莉、任竞泽、田大宪、魏景波、张文安、朱湘蓉、郭迎春、李利敏、刘建树、张雪艳、权雅宁、赵周宽




CopyRight@2015 版权所有:陕西师范大学文学人类学研究中心 电话:029-85310054 传真:029-85303582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西长安街620号 邮编:710119